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PLC控制柜_锅炉控制_锅炉控制柜_锅炉控制箱_武汉华博奥通电气有限公司

搜索
不断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Continue with excellent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meet customer needs
查看内容

循环流化床锅护的运行调整

2015-10-21 14: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205| 评论: 0|原作者: 华博奥通电气

循环流化床锅护的运行调整

一、锅炉运行和负荷调节
循环流化床锅炉从点火转人正常给煤后,运行操作人员就要根据负荷要求和煤质情况调整燃烧工况,以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循环流化床锅炉汽水部分的运行操作与一般锅炉相同,应按照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执行,这里不作介绍。由于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中物料循环系统的性能与受热面的传热和燃料燃烧密切相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调整运行与其他锅炉完全不同。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作过程的要求,在设计和运行时要着重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热量平衡,二是物料平衡。这两个问题决定了燃烧份额的分配,从而决定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然烧室的各部分热量产生和吸收的平衡温度水平.

正如所知,循环流化床锅炉嫩烧室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下部密相区,另一个是上部稀相区,稀相区的空隙率远大于密相区。煤燃烧过程释放的热量也分成两部分;燃料全部进人下部密相床区,首先是挥发分析出并立即着火燃烧;随后固定碳逐步燃烧,即粗颗粒炭燃烧发生在密相区内,而细颗粒焦炭会有一部分被夹带到稀相区进一步完成燃烧过程。由于空气是从炉膛不同部位(高度)分段送人的,一次风量从床底部风室由风帽进人密相区,只要在保证料层流化质量的前提下,控制一次风占总量的比例,就可以使密相区处于还原性气氛,炭颗粒不完全燃烧形成CO, CO在炉膛上部与二次风混合进一步燃烧变成C02 认,这样可以改变密相区的燃烧份额,使炉膛上部也保持较高的温度水平,从而有利于细炭颗粒的燃尽。显然,燃烧份额的分配主要取决于煤的筛分性质、挥发分的高低和一、二次风的配比。煤越细、挥发分越高、一次风比例越小,则稀相区的燃烧份额越大,密相区的燃烧份额相应越小。对于给定的燃料,为了满负荷稳定运行,一般希望0-1mm粒径煤颗粒的份额达到40写以上;挥发分越低的煤,0-1mm粒径的煤颗粒所占比例应越大。在嫩料的筛分性质和煤质确定的条件下,一次风量对锅炉的运行调整有很大的影响。
   
密相区的热量平衡关系是
   
煤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二一次风加热形成热烟气带走的热量+四周水冷壁吸收的热量+循环灰带走的热量。
计算表明,这三部分热量中,一次风加热形成热烟气带走的热量最大,四周水冷壁吸收的热量最小,循环灰带走的热量居中。对带埋管的低携带率循环流化床,埋管吸热量与一次风加热形成热烟气带走的热量相当。当密相区的燃烧份额确定以后,对于给定的床温,一次风所能带走的热量及密相区四周水冷壁受热面所能带走的热量也就确定了,为达到该床温所需要的热量平衡就是循环灰带走的热量,循环灰带走的热量是由循环灰量及返回密相床的循环灰温度所决定的。循环灰量越大,循环灰温越低即与密相床的温差越大,循环灰能带走的热量也就越大。因此,运行中还需考虑循环物料的平衡问题。物料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粒径较细的颗粒捕集并送回到炉膛,使密相区的燃烧份额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提高主回路中受热面的传热系数。显然,物料循环的质量和数量与主回路中的流动、燃烧和传热都有直接关系。通常,循环灰量是由锅炉设计采用的物料携带率决定的,而后者又是由煤的筛分特性、石灰石破碎程度与添加量、炉膛的设计风速以及循环灰分离器类型等所决定。循环灰温则受锅炉结构的制约,如采用中温旋风分离器回灰温度在400- 5000C之间,而采用高温旋风分离器,回灰不加冷却,则循环灰的温度与床温相当,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负荷调节,以床温为主参数进行,负荷调节手段主要是改变投煤量和相应的风量。运行时应根据煤种、脱硫需要确定适合的运行温度。为使锅炉能稳定满足负荷要求运行,必须调整燃烧份额,使炉膛上部保待较高温度和一定的循环量。负荷变化时通常仅改变风量和风比以及给煤量。
循环流化床锅炉变负荷过程中床温的正常范围是760-1000℃ ,视锅炉设计和煤种而异。当达到预期的蒸汽流量时,则应将床温调整到额定运行温度。在所有情况下,都应确保送风量与投煤量的合理匹配,以保证炉内氧浓度处于适当水平。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运行中,送风量和一、二次风配比以及料层高度与料层温度等是重要的运行操作因素。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1.
送风量和一、二次风配比
   
为减少N02的排放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通常采取空气分级送人的方式,使燃烧始终在低过量空气系数下进行(具体原理将在第九章中介绍)。一般情况下,一次风量占总运行风量的55%65%,二次风量占35%45%。对挥发分含量较高的烟煤,一次风比可取下限;对贫煤和无烟煤,一次风比取上限。
   
当锅炉负荷降低时,上二次风可随之减少。在负荷从100%降至70%的过程中,可以仅减少二次风,直至二次风量能满足风口冷却,而播煤风和一次风不变;如果负荷继续降低,一次风量要适当减少,一般为满负荷运行的一次风量的90 %左右。这样,即使负荷继续降低也能运行。但对0-8mm宽筛分的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冷态空截面气流速度不能低于0.7-.08m/s,按此流速计算的风量即为一次风量的下限。换言之,在低负荷时采取高过量空气系数运行方式。为监视运行情况保持锅沪稳定运行,一、二次风道和返料阀风道必须装有风量、风压表,并应校正。
   
控制燃烧室风量时,可以冷态空载的速度1.1ms为依据。如75t/ 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面积为18m2.运行总风量为标准状态下70000-8000Om/h; 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床面积为32m2,运行总风量为标准状态下130000-135000m3/h。必须说明的是,决定流化质量的是风速,而不是风室静压,只要有足够的流化速度,就能有良好的流化状态,因此运行中必须以风量为准。
2
.料层厚度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时,维持一定厚度的料层是运行必须的,所保持的料层厚度主要取决于送风机压头。料层厚度可根据风室静压的变化来判断:当风量一定时,静压增高,说明阻力增大,料层增厚;反之亦然。当送风机压头为给定值时,运行料层厚度取决于床料密度和运行负荷。床料(煤、石灰石、灰或其他外加物料)密度小,料层可厚一些;密度大,料层则薄一点。满负荷时,物料循环量大,料层应厚;低负荷时,循环量小,料层应薄。对于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料层厚度一般控制在700-1000mm,可根据风室静压来进行调节(即根据冷态试验曲线由风室静压来确定料层厚度):床层流化正常时,风室静压指针呈周期性摆动;当料层过厚,风室压力指针不再摆动,表明流化恶化,应适当放掉部分炉渣,降低料层厚度,当风室压力指针大幅度波动时,表示可能出现结焦或炉底沉积大量炉渣,应及时排除。在运行中如料层自行减薄,可适当外加床料。
   
循环流化床锅炉应尽量采取连续或半连续排渣的运行方式,即坚持勒排少排的原则。这样可保证床内料层稳定,防止有效循环颗粒的流失,有利于锅炉的稳定运行。
   
在运行中,应随负荷增加维持一次风量不变。如料层厚度增加,风量表指示下降,再适当开大风门,以维持一次风量指示不变,绝不能采用任意开大风门仅用风室静压来作为运行监视的办法。
3 .
料层温度
   
在运行中要时刻注意料层温度变化,温度过高(1000℃以上)易结焦,也会影响N02排放和降低脱硫效果。温度偏低对燃尽不利,也影响出力。温度过低(600-700℃)就易灭火。对于加脱硫剂进行脱硫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温度以850-950℃为宜。在此温度区间,NO2排放最低,脱硫效果最好。不同煤种可据其灰熔点高低和着火难易适当提高或降低温度.
循环流化床锅护的燃烧室是个很大的蓄热池”,热惯性很大,所以料层温度的调节往往采用前期调节法、冲量调节法和减量调节法。
    
前期调节法,就是当炉温、汽压稍有变化时,就要及时根据负荷变化趋势小幅度地调节燃料量,不要等炉温、汽温、汽压变化较大时才开始调节。否则,锅炉运行将不稳定。
冲量调节法,就是当炉温下降时,立即加大给煤量。加大的幅度是炉温未变化时的1-2倍,维持1-2min后,恢复原给煤量。如果在2-3min时间内,炉温没有上升,可将上述过程重复一次.炉温即可上升。
   
减量调节法,是指炉温上升时,不要中断给煤,而是将给煤量减少到比正常时低得多的水平。然后,维持2-3min ,观察炉温。如果温度停止上升,则将给煤量恢复到正常值,而不要等温度下降时再增加给煤量。减量调节法也称减量给煤法。
   
此外,用返回物料量控制炉温上升也是简单有效的方法。由于返回物料的温度很低,当炉温突升时,增大进人炉床的返回物料量,可以迅速抑制床温的上升。视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及系统的不同情况,还可通过冷渣减温系统、喷水或蒸汽减温系统、外置式换热器、烟气再循环系统等来进行调节。
二、物料循环系统的运行
   
为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除风量、风压、床温等多种因素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稳定可靠的物料循环过程.正如所知,在燃烧过程中,大量循环灰的传质和传热作用,不仅提高了炉膛上部的燃烧份额,而且还将大量热量带到整个炉膛.从而使炉.瞳上下温度梯度减少,负荷调节范围增大。循环物料主要由燃料中的灰、脱硫剂(石灰石)及外加物料(如炉渣、砂子)等组成.
1.
运行的一般要求

对中、高含硫量的煤,石灰石既作为脱硫剂同时也起着循环物料的作用。锅炉正常运行时,一般要求石灰石颗粒粒径在O-lmm的范围,粒径太大,脱硫反应不充分,颗粒扬析率也低,不能起到循环物料的作用;颖粒太小,则在床内停留时间太短、脱硫效果也不好。对发热量很高且含硫量很低的烟煤,由于不需加石灰石脱硫,煤中含灰量又很低,仅靠煤自身的灰不足以满足循环物料的需要,则应外加物料作为循环物料损失的补充。为此,循环流化床锅炉应有良好的煤制备系统和循环灰系统。煤制备系统应满足人炉燃煤顾粒粒径为08mm ,其中0-lmm的应达到40-50%的要求。这样,燃料中的灰大都成为可参与循环的物料。
   
对循环灰系统而言,要求在入炉前的适当位置设有一定容积的灰仓,储存一定量合适粒径的物料(一般物料的粒径在0-3mm 的范围,其中粒径为500m -lmm 的要占50%以上)。如果嫩料发生改变,原煤中含灰量很低时,补充的物料可通过灰仓随原煤一起入炉参与循环燃烧;如果锅沪负荷发生变化,可根据负荷变化情况,通过调整外加灰量随时调整物料循环量以满足正常燃烧的要求。由于点火用所需的灰料可通过灰仓直接向床内给料,大大减轻了人工铺设底料的劳动强度,锅炉容量越大,效果越显著。
   
循环灰分离器的效率与负荷有关。当负荷降低时,炉膛温度下降.分离器效率会有所降低,飞灰中含碳量会升高。将这部分飞灰通过送灰器再返回炉膛燃烧,可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燃烧效率。
2.
飞灰回送装里的运行
   
目前,在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灰系统的飞灰回送装置中,广泛采用具有自调节性能的流化密封送灰器‘U 型阀),其结构示意图。送灰器本体由一块不锈钢板将其分为储灰室和送灰室,其工作用风(也称返料风)的布风系统由风帽、布风板和两个独立的风室组成。风从一次风管引人,由阀门控制。送灰室风量Q1和储灰室风量Q2以及不锈钢板的高度可根据回送灰量的需要分别进行调节。采用这种送灰器时,应先在冷态试验和热态低负荷试运行中调整送风位置和送风量。由于煤的筛分特性和燃料然烧特性不同,进行这些试验是必要的。循环灰系统投人运行以后,要适当调整送灰器的送灰量。一般在送灰器的立管上安装有一个观察孔,通过该孔上的视镜可清楚地看到橘红色的灰流。调整两个送风阀门就可以方便地控制循环灰量的大小。
   
如采用具有自平衡性能的J 型阀,则无须监控料位,缺点是如果立管中灰位高度很高时,再启动比较困难,需较高压头的空气.因此,在热态运行初始就要开启,实行定风量运行,以免立管(料腿)中结焦。
3.
循环灰系统的工作特性
   
循环灰系统正常投人运行后,送灰器与循环灰分离器相连的立管中应有一定的料柱高度,其作用是:一方面阻止床内的高温烟气反窜进入分离器,破坏正常循环,另一方面由于料柱高度形成的压力差可维持系统的压力平衡。当炉内工况发生变化时,送灰器的输送特性能自行调整:如锅炉负荷增加时,飞灰夹带量增大,分离器的捕灰量增加。此时,若送灰器仍维持原输送量,则料柱高度会上升,压差增大.因而物料输送量自动增加,使之达到平衡;反之,如果锅炉负荷下降,料柱高度随之减小,送灰器的输送量亦自动减小,循环灰系统达到新的平衡。因此,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中,一般无须调整送灰器的风门开度,但要经常监视送灰器及分离器内的温度状况。同时,还要不定期地从送灰器下灰管排放一部分灰,以减轻尾部受热面的磨损和减少后部除尘器的负担。也可排放沉积在送灰器底部的粗灰粒以及因磨损而使分离器脱落下来的耐火材料,以避免对送灰器的正常运行造成危害。
内容页面Content

Copyright ©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周末设计 ( 鄂ICP备2022003378号 )

中国 · 武汉 · 东湖技术开发区 · 高新大道999号      服务热线:(0)159-2764-2882

    QQ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0)15927642882
售后服务热线
(0)13387521355
返回顶部